灰塵層一般在哪個樓層
灰塵層一般在8到11層。8到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停留過程,但是空氣中有氣流的流動,所以灰塵一般都會在某個區間徘徊。
買房時要考慮哪些方面
1、確定面積:同樣一筆錢,如果可以買套大房子,相信沒人愿意買小房子,所以在確定房子區域后,就要以這個區域內的房價來計算自己所能承受的房屋面積大小。
2、計算首付:首付能力是在買房之前必須要計算的,購房者手中的資金決定首付的比重,但買房后的月供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比較大的負擔。購房者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進行合理規劃,如果想減輕還貸壓力,就提高首付比例,反之首付越低、日后的還貸壓力就越大。

3、了解物業費:一般來說,物業費是按年繳納的,對購房者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購房者在買房前一定要先了解小區內的物業情況,以免物業費白交。
4、計算還貸壓力:現在買房基本都是貸款,還貸壓力是買房要考慮的一大因素。所以在買房前,不僅要保證自己的現有資金足以付首付,還要做好遠期打算,避免還貸壓力過大。
5、預留裝修費用:購房者如果購買的是毛坯房,那么交房之后立即就會產生一大筆新的支出,那就是裝修的費用,為了防止到時候出現問題,最 好在購房前就事先把裝修基金準備好,確保拿到房以后,裝修進程就能夠順利開展。
6、合計所交稅費:稅費的繳納在購買房產時占有相當的比重,其中比較重要的幾個稅項有契稅、房地產交易費等。因此了解稅費項目種類及繳納的方式對買房者來說很有必要。在計算房貸時最 好也要同時計算相關稅費支出。
7、要計算養房能力: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說買完房子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你還需要計算出自己的養房能力。因為商品房一旦售出之后,購房人就要開始負擔一切房屋的開支,比如房屋的修繕、水、電、取暖、電梯、保安費等等。

9—11層是揚灰層?
聽說9-11層是揚灰層,現在霧霾那么嚴重,會不會住在這幾層一輩子吃灰?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9-11層處在中間是實打實的好樓層,有些無良開發商用揚灰層的謠言誤導購房者,背地里卻把這幾層留給內部人士留著住,或者留著漲價賣。購房者可以想想,灰塵不但有重量,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是不斷流動的,尤其是在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并不會停留,央視專家也曾通過實驗數據說明揚灰層根本不可信,只是謠言而已。

揚灰層”好不好?
關于揚灰層,在概念上就糾正了我的錯誤,告訴我,其實并沒有這一說法。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也沒有實踐的檢驗,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造謠。大部分的開發商都是利用這種手法來減小購房者們的選擇范圍,從而讓自己的房子更快的賣出去。而且我們也知道,即使是灰塵,也是有一定的重量的,不可能總是懸浮在空中,所以就種洋灰層的房子,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更不存在說買房的時候一定要避開了。
并且售樓員還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一棟樓為18層,那么按照人們的說法,揚灰層是處于9-11層的位置,但是根據大家以往的部分經驗來說,這種不高不低的房子才是比較好的。首先樓層太低了,視野和采光都不好,其實如果買的樓層過高,不僅對電梯的依賴性比較大,而且如果家里面有老人和小孩,出行的便利性也是大大降低。所以如果按照樓層的高低來說,這種房子才是的,只不過它的房價可能也會比較高。

并非越高越干凈 空氣質量跟天氣、風向有關
灰塵懸浮在大氣中,遇到氣流就會上升或下降,說某一個高度會聚集空氣中的顆粒物,這不靠譜。”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海波昨日告訴記者,目前沒有研究表明,樓層越高空氣質量越好,更不存在所謂的“揚灰層”。
據介紹,PM10和PM2.5都屬于空氣污染物中的小顆粒,與大顆粒會引起打噴嚏不同,小顆粒會被人們不自覺吸入呼吸道甚至肺里。
李海波說,就其本身而言,細小顆粒物不像大顆粒物受重力的影響那么大,在空氣流動較好、上下混合比較好的時候,細小顆粒物在空氣中的分布是比較均勻的,因此不存在9—11層細顆粒物比較集中的現象。
其實無論是更“輕”的PM2.5還是更“重”的PM10顆粒,灰塵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

據介紹,在沒有其外力影響、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下,空氣中的細小顆粒物會落到地上變成灰塵。但是由于空氣中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氣流,也就是大家說的“風”,因此灰塵在下落中總會不斷受到氣流影響。
按照大氣物理常識,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不斷流動的。小顆粒的粉塵在重力和風力的不斷作用下,長期飄浮在空中。即使一部分灰塵順利降落,也會有另一部分灰塵重新啟程,不斷進行著“揚塵——沉降”的循環。
李海波說,不同的建筑街道布局,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氣流模式。因此,灰塵在大氣中的運動和濃度分布會呈現復雜、瞬息萬變的特點,很難把握其規律。
既然灰塵跟樓層關系不大,那灰塵的分布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專家認為,灰塵在城市的分布與污染物排放源、氣象條件、地表粗糙度、地面建筑布局等情況有關系,風、雨、氣壓、溫度等氣象條件也直接影響空氣質量的好壞。

買房樓層怎么選呢?
1、8-11樓揚灰層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
由于樓宇的密度,街道風使得含有灰塵的氣流在高樓之間“徘徊”,“徘徊”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即8-11樓之間。8-11樓的居住著與這些塵埃物同呼吸共命運一段時間,對自己的身體有極大的影響。同時,8-14層受噪音污染最大。很多人誤以為1-2樓,實則不然,真正在一樓傾聽車輛噪聲,還不如在8-14層聽得真切。
2-5樓潮濕度
不用擔心水壓等問題,夏天溫度比高層要低。出行比較方便,人多的時候可以不用著急等電梯,平時爬爬樓梯,也可以鍛煉身體。如果遇到火災、地震等意外事故時,容易逃生。這些都是購房者對低樓層的理解。

很多購房者考慮有老人,為了行動方便,會選擇2層到5層,有的小區1樓會附帶小院,老人可以種植花草。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比較嚴重,這里集結了大量有害物質。
3、樓層太高溫度較高,空氣干燥
很多人覺得樓層越高越好了,其實不然,同一套戶型,所在的樓層不一樣,居住感覺也會大不相同,每層樓都有自己的小氣候。高層視野較開闊,空氣質量較好,噪音小;自然風大,采光較好,日照時間長。
但樓層太高可能存在水壓不夠、樓頂滲雨、風大等問題,而且夏天室內溫度會比低層高1-3度。
4、6-7層位置最佳!
購買小高層時,六七層的位置最佳。

首先,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癥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高層最好的位置是位于總樓層的1/2至2/3的樓層。這幾層屬于較明亮的樓層,光線不易被遮擋。日照時間也較長,可以享受高層的開闊視野,溫暖陽光。因此這幾層一般最受購房者歡迎。另外,住宅樓暖氣是往上升的,所以高層比較暖和。一般來說,噪音影響也較小。
買房樓層究竟怎么選?

家庭成員組成
年輕人(單身或夫妻)可以選擇高性價比、通風采光條件優、私密性好的高層,需要注意高層空氣稍微稀薄對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有一定影響;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需要從便利性角度,選擇低層較為適合;普通的三口之家可以選擇中間樓層,可以有效避免樓層過高或過低帶來的種種問題。
經濟條件
一般而言,一棟樓的頂層和底層價格是稍低的,如果家庭條件稍差,經濟預算不夠的話,可以選擇這兩個樓層,這樣一來就會減少自身的壓力。
周邊環境
周邊環境對不同樓層的影響也大不相同,一般來說,低層是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越大,如果小區內的環境嘈雜并且前樓較高那么可以果斷選擇10層以上,但是選擇高層也需要觀察周邊情況,例如高層景觀是否賞心悅目,周邊有無大型類似高壓線的公共設施等。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