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承重墻?
承重墻指的是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是支撐建筑的脊梁,是決定室內安全的一個重要部分。一般在房屋戶型圖中,工程圖上標注為黑色的墻體都是承重墻。它是建筑主體結構的核心支撐,影響了整棟樓的安危,一般是不能拆除的。
什么是剪力墻?
剪力墻,又稱抗風墻或抗震墻、結構墻,是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的墻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在設計圖紙上,剪力墻部分一般會涂上陰影。
剪力墻和承重墻的區別是什么?
1、作用區別
承重墻的作用主要是支撐房屋上部樓層,而剪力墻不僅是抗風、抗震的結構墻,同時也可作為承重墻使用,可以說所有的剪力墻都是承重墻。
2、材料區別
剪力墻是用來抗風、抗震的結構墻,其墻體的組成材料基本都是鋼筋混凝土;而承重墻是用來支撐房屋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其墻體的組成材料則多為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
3、結構區別
剪力墻的墻體內一定是有鋼筋材料的,而承重墻則不同,其基本是磚混結構,如果說沒有柱子框架的房子可能是磚混結構,磚混結構的房屋內也是承重墻。
4、視線區別
承重墻和非承重墻在房屋戶型工程圖中會用黑色和白色標注出來,大家一眼就能分辨的出來;而剪力墻通常都是隱藏的墻體,是不容易看到的。

剪力墻有哪幾種類型?
一般按照剪力墻上洞口的大小、多少及排列方式,將剪力墻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整體墻
沒有門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時,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這種剪力墻即稱為整體剪力墻,簡稱整體墻。當門窗洞口的面積之和不超過剪力墻側面積的15%,且洞口間凈距及孔洞至墻邊的凈距大于洞口長邊尺寸時,即為整體墻。
2、小開口整體墻
門窗洞口尺寸比整體墻要大一些,此時墻肢中已出現局部彎矩,這種墻稱為小開口整體墻。
3、連肢墻
剪力墻上開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對較大,此時剪力墻的受力相當于通過洞口之間的連梁連在一起的一系列墻肢,故稱連肢墻。

4、框支剪力墻
當底層需要大空間時,采用框架結構支撐上部剪力墻,就形成框支剪力墻。在地震區,不容許采用純粹的框支剪力墻結構。
5、壁式框架
在連肢墻中,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墻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墻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墻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梁柱的寬度要小一些,故稱壁式框架。
6、開有不規則洞口的剪力墻
有時由于建筑使用的要求,需要在剪力墻上開有較大的洞口,而且洞口的排列不規則,即為此種類型。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剪力墻的類型劃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劃分,嚴格劃分剪力墻的類型還需要考慮剪力墻本身的受力特點。根據受力性能不同,可分為獨立墻肢,整體小開口剪力墻,整截面剪力墻,壁式框架,連肢剪力墻。

剪力墻和承重墻的概念
1、剪力墻:說到“剪力墻”這個詞,可能很多非專業的朋友都會覺得比較陌生,甚至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其實,剪力墻就是通常大家說到的“抗風墻”、“抗震墻”和“結構墻”,是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用來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的墻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
2、承重墻:“承重墻”應該比“剪力墻”要容易理解一些,即便是從字面上也能看出其主要是用來支撐房屋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是建筑物中的支撐脊梁,因此承重墻對于房屋室內安全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而對于外行人來說,該如何辨別哪些是承重墻呢?一般在房屋戶型工程圖中,被標注成黑色的墻體都是承重墻,不能進行拆改;被標注成白色的墻體則都是非承重墻,可以進行改造拆除,對房屋建筑不會有影響。

框架和剪力墻的區別是什么
1、受力體系不同
框架結構是利用梁、柱組成的縱、橫兩個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結構體系,它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而剪力墻體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墻體(內墻或外墻)做成剪力墻來抵抗水平力,同時它也承受垂直荷載,所以它既受剪力又受彎,所以稱為剪力墻。
2、各自優點
框架結構的主要優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可形成較大的建筑空間,建筑立面處理也比較方便。而剪力墻結構的優點是側向剛度大,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小。
3、各自缺點
框架結構側向剛度較小,當層數較多時,會產生較大的側移,易引起非結構性構件(如隔墻、裝飾等)破壞,而影響使用。而剪力墻結構的間距小,結構建筑平面布置不靈活,不適用于大空間的公共建筑,另外結構自重也較大。
4、適應的建筑高度
框架結構在非地震區,一般不超過15層。而剪力墻一般在30m高度范圍內都適用。從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的優缺點存在互補性,因此便產生另一種結構形式,即所謂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它是在框架結構中設置適當剪力墻的一種結構體系。它具有框架結構平面布置靈活、有較大空間的優點,又具有側向剛度較大的優點。是兩者優點的結合。這個結構體系中,剪力墻主要承受水平荷載,豎向荷載主要由框架承擔。這種結構一般宜用于10~20層的建筑。

怎么判斷是否為承重墻
1、看圖紙:辨別是否為承重墻最好的法子就是看建筑圖紙,上面有明確的標注。
2、聽聲音:可以用物品敲擊一下墻體,如果回聲很清脆的話,是輕墻體,基本上承重墻不會有什么聲音。
3、看厚度:戶型圖上面可以看得出來,承重墻比一般的墻要厚很多,大約在24厘米左右,而普通墻的話只有10厘米厚。
4、看位置:一般來說外墻都是承重墻,包括和隔壁共用的。廚衛或者是過道等墻體多為普通墻。
5、看房屋結構:一般情況下,房屋采用的是磚混結構,那么房屋中的所有墻面都是用來承重的;但如果采用的是框架結構的話,它內部墻體大體都不是承重墻。
6、看墻磚材質:如果是用標準磚的砌成的墻體,那就可能是承重墻,但如果是用空心磚或者是加氣磚砌成的墻體,那就不可能是承重墻。
7、看墻與梁的結合處:要是斜排磚的話,一定不是承重墻,要緊密結合的就可能是。

剪力墻與承重墻區分方法
1、剪力墻它是由鋼筋和混凝土結構成墻體,承重墻是支撐樓層墻體。那么我們看到墻體內如果有鋼筋墻都是成為剪力墻或者是磚混組織中的承重墻也有所不同,如果沒有柱子框架房子可能就是磚混組織,所以磚混組織房屋內也是承重墻。
2、承重墻是支撐樓層的頂梁墻體,而然剪力墻很有可能是做非承重墻或者承重墻,一般來講,剪力墻都是承重墻。那么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戶型圖上都是比較好分辨,黑色和白色標注一眼就能看清楚,剪力墻它屬于隱藏在墻體中,不是很容易看到。
剪力墻按結構分有:平面剪力墻和筒體剪力墻
1、平面剪力墻
平面剪力墻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現澆剪力墻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筑,整體性好。
2、筒體剪力墻
用于高層建筑、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墻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墻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承重墻拆了怎么加固?
1、拆除加固工藝:支撐卸荷---墻體基礎加固---角鋼包焊柱---預設角鋼托梁(格構梁)---澆筑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沉降觀測---拆除承重墻。
2、對一層頂板采用18#工字鋼和千斤頂,進行有效的支撐,將原構建上的活荷載進行移除。
3、原磚混條形基礎采用混凝土套工藝,對原基礎進行加寬,具體加寬尺寸經詳細計算后確定。
4、柱子截面尺寸在進行計算后確定,角鋼應延伸至基礎底部平臺,并且還要增加加強角鋼箍與新 設鋼筋網焊接。
5、在原墻體放樣確定尺寸及位置,沿墻體磚縫提槽嵌入角鋼,每間隔20cm打入鋼楔,角鋼勒鉆孔用螺栓夾緊。
6、裝置模板澆筑CGM灌漿料,使角鋼與砌體間有效結合形成整體。
7、當CGM灌漿料強度達到強度時,拆除模版,將鋼楔去除,拆掉一層磚,每間隔1000mm做好沉降觀測點,72以后新增梁沒有沉降變化,方可將梁以下墻體拆除。